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焦作市2025年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25-11-28  ]

焦作市2025年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今年麦播以来,我市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贯彻小麦抗湿晚播精神,坚持以土壤墒情为主线,以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为原则,积极采取“四补”措施,顺利完成了麦播任务。今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稳定,绝大部分地块实现了适墒播种,麦播以来气温偏高,目前我市小麦已大部分出苗,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受今年秋季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小麦播期推迟、播期拉长,晚播比例明显增加,小麦苗龄小、长势弱,局地麦苗呈“一根针”,麦苗总体长势复杂,培育冬前壮苗确保安全越冬压力较大;二是部分偏粘地块整地粗放、坷垃较多,出苗质量偏差;三是“湿生病、旱生虫”,今年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小麦土传病害发生。因此,我市小麦冬前管理要以“促根增蘖、保苗越冬”为目标,以“因苗施策、早管细管、抗寒防冻、促弱转壮”为技术路线,紧盯苗情、墒情、病虫草情变化,全面及时落实各项关键技术措施,促苗稳健生长,保苗安全越冬,夯实明年夏粮丰产基础。重点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一、查苗补种保苗全。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出现缺苗断垄的地方,尤其是漏播行,要及早用同一品种的种子开沟补种,墒情不足时可顺沟少量浇水,种后覆土盖实。为促使尽早出苗赶齐,可将种子预先用30℃温水浸泡3~5小时,然后捞出麦种保持湿润和一定温度进行催芽,待种子萌动后进行补种。

        二、镇压划锄增地温。冬前镇压可起到压碎坷垃、弥合裂缝、踏实土壤、增温保墒的作用,提高小麦抗逆能力,防止冬季冻害。镇压要根据苗情、墒情和气温等条件综合判断,做到“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压轻不压重”。对整地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量大、土壤暄松的地块,要适时开展镇压作业。但要注意土壤过湿地块不宜镇压,土壤封冻麦田不宜镇压,播种过深、麦苗过小过弱的田块不宜镇压。

        三、因苗肥水促转化。各县(市、区)要因苗因地因墒科学开展冬前肥水管理。对整地质量较差、底肥不足等造成麦苗发黄的麦田,可在小麦2~3叶期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促弱苗转化升级;对坷垃较多、易跑风漏墒的地块,若表墒不足应适量灌溉,预防低温影响;对土壤肥力较高、底肥施用充足、土壤墒情适宜的麦田,冬前一般不再追肥浇水;对晚播弱苗麦田,特别是“一根针”“土里捂”麦田,密切关注墒情变化,如果墒情不足,可在冬前采用喷灌或微喷灌适量补水,促苗早发,促根增蘖。

        四、精准施药除杂草。对于晚播弱苗麦田,冬前一般不再进行化学除草,可选择在明年早春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和小麦苗情选择对路药剂再进行化学除草。对于适播期麦田,可根据草相和气温变化,选择在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期、用药前后3天日均温6℃以上且无霜冻和降雨的晴天进行化学除草,并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统防统治,以提高防效,避免产生药害。

        五、防治病虫压基数。各县(市、区)要重点做好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和地下害虫、麦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的动态调查,及时指导农户开展病虫挑治,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丙硫菌唑、咯菌腈、戊唑醇等药剂防治;对红蜘蛛密度较高的田块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药剂防治;对地下害虫重发田,可选用毒死蜱和辛硫磷喷淋灌根。冬前病虫害防控推荐使用悬挂式、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合理设置兑水量均匀喷雾,以提高防效,防止药害。

        六、适时冬灌保越冬。冬灌可改善土壤墒情,缓冲降温影响、降低冬季冻害风险,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根增蘖。各县(市、区)要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变化,因地因苗适时浇好越冬水。对于晚播弱苗麦田,墒情不足时适量灌溉,切忌大水漫灌;对土壤墒情适宜、麦苗生长正常的麦田,可用镇压代替冬灌;对于土壤墒情较差,特别是秸秆还田、土壤悬空不实且吊根苗多的麦田可采取镇压或冬灌等方式,踏实土壤,促进小麦盘根和分蘖发育,保苗安全越冬。冬灌的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时进行,在封冻前完成,小水细灌,禁止大水漫灌,确保田面不积水,浇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

 

 

                                                                                                                                                                                                    焦作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