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飞,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一、坚守为民初心,以心为灯撑晴空。该同志扎根疾控一线20余年,始终把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方便放在心上。为守护幼儿健康,精心研究设计出“免疫规划树”宣传图,将儿童分阶段应接种疫苗做成动态宣传画,让每个家庭都能直观地掌握孩子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时间,全区儿童疫苗接种准确率创下历史新高,连续10余年未发生严重异常反应,为辖区4万多名幼儿撑起预防接种“安全伞”。积极参与创建“小房子”家庭服务模式,将每个需要接种的适龄儿童家庭建成立体图标和电子档案,为开展接种服务提供“路线图”和“服务表”,成为基层卫生工作者按图索骥上门服务的必备工具,也为群众提供更精准、更准时、更有效的家庭医疗保健服务,该模式在2023年全国科普预防接种科普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为守护劳动者健康,无论严寒酷暑,无论环境多么恶劣,该同志常年下车间、进工厂,走进企业生产现场检测危害因素,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检查,为一线劳动者提供劳保用品,全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达100%,职业健康检查率和健康培训率均达到90%以上,用辛勤、汗水和责任为劳动者筑起“防护墙”。为保障精神障碍等特殊群体正常生活,牵头建立全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机制,组织单位党员干部上门一对一走访患者家庭,为患者及家人进行心理疏导,主动协调街道、社区等各部门为严重精神障碍家属提供就业机会和生活帮扶,以心做灯为他们撑起一片晴空。为守护学生健康,她主动推进青少年健康影响因素工作,积极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定期前往辖区幼儿园、学校,严格监测学校教学环境及饮用水情况,确保饮用水安全达标。联合辖区多家医疗团队,针对近视、龋齿等常见病对全区中小学生全面筛查,借助信息化手段跟踪分析健康数据。同时,定期检测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置等环境卫生指标,在传染病高发季,加强对学校教室、宿舍、卫生间等重点区域的卫生监测与消毒指导,全方位为学生健康成长筑牢防线,践行疾控初心。
二、忠诚履职尽责,丹心赤忱筑防线。该同志以“大疾控”理念为引领,创新采取“疾控+”模式,凝聚调动方方面面的资源促进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采取“疾控+基层组织”的方式,依托社区党组织,把辖区老党员、老干部组织起来,组建起600余人的“楼栋健康顾问”团队,动态掌握群众健康信息,实行“家医报到”统筹专业医疗机构、疾控职能部门为群众提供针对性、个性化专业医疗服务,定期为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对行动不便、家庭困难的群众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个性化健康保障服务,并组织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围绕居民健康状况开具个性化的运动处方、膳食处方及疫苗处方,多维度提供健康管理建议,形成链条式健康保障服务体系,全区试点社区慢性病知识知晓率不断提升,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专业、贴心、细致的健康服务。采取“疾控+社会组织”的方式,联合辖区“冬香好妈妈”工作站等热心公益、影响力强的群众自治组织,发动志愿者2000余人积极参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全国预防接种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日”等主题活动,引导居民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掌握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等知识技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配合疾控工作的浓厚氛围。采取“疾控+专业机构”的方式,发挥疾控部门桥梁作用,协调多家医疗机构现场设置义诊台,深入居民小区开展义诊活动,年平均为群众疾病义诊和健康咨询2万余人次,打通服务群众卫生保健的最后一米,科学整合疾控部门、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各方智慧资源力量,为辖区居民筑起健康防线。 三、勇于开拓进取,润物无声织护网。为打造疾控工作品牌,该同志拉高标杆、自我加压,在全区基层医疗机构组织开展专家授课、岗位竞赛、延长服务时间、创办接种“温馨小屋”等办法,有效提升辖区群众对疾控工作的满意度。通过打造接种门诊“3D模型”、创建网络专家人才库、实现免疫树科普互动、制作示范示教“小书包”等活动,慢病防控、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各项业务水平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市领先位次,成功打造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预防接种示范示教单位”。同时,通过强化省级示范化门诊建设、开展网页版改造、打造疫苗追溯系统、小豆苗预约通知、规范冷链系统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为全区13家预防接种门诊、3家产科接种点、4家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和成人接种单位全部配备电子追溯设施设备,疫苗出入库、接种全程通过扫码率100%,互联网+预防接种智能服务在全区得到普遍应用,覆盖率为100%,全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扫码查验率为100%,家长利用互联网自助查验达到90%以上,疫苗接种身份证实名认证率达到90%以上,为辖区群众编就便捷高效的“健康防护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