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出彩河南人 > 正文


全国先进工作者:王文霞

  

[发布时间:2025-07-28  ]


全国先进工作者:王文霞

王文霞,河南省焦作市实验小学教师

 一、精研教学,探寻教育创新之路。该同志始终坚守教学一线,潜心钻研,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凭借精湛且富有智慧的教学艺术构建学导和谐课堂,教学理念新,教学过程实,教学方法活,引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高效学习,教学成果显著,执教的公开课2次获国家级奖项,4节示范课被中央电教馆收录,4次获河南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5次获焦作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余次执教市级以上观摩课。在教育科研领域方面,求真务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以应用为目的,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经得住磨砺,先后主持和参与12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其中3项获河南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河南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注重教育反思,笔耕不辍,书写教育日记两百多万字,精心整理汇集成3册;撰写的论文50余篇分别荣获国家、省、市级奖项,20余篇发表于CN刊物,其中2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撰写的作业设计荣获河南省优秀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撰写的校本教研案例荣获河南省校本教研优秀实验成果特等奖。

 二、因材施教,赋能学生多元进阶。该同志深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始终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敏锐的洞察力精准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学习情况,用满腔热忱温暖学生的心灵,营造充满关爱的学习氛围。教学中,高度重视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巧妙地设计梯度各异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不断进步。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耐心细致地从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入手,为他们弥补知识短板,夯实学习根基。为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积极组织文学创作、书法、朗诵等兴趣小组,开展手工制作、课本剧表演、体育竞技等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挖掘并发展自身特长,为学生搭建起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助力学优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帮助中等生发现不凡脱颖而出,引导学困生突破困境稳步前行。在悉心教导下,所教学生成绩优异、特长突出,自信自强,200余人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所带班级凭借良好班风与优异成绩,连续多年荣获学校“优秀班级”称号。

 三、悉心育才,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作为省、市两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焦作市实验小学语文教研员,该同志始终将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视为己任,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以专业写作为支撑点,带领老师们积极投身于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和读书交流活动中,致力于开发课程资源,鼓励教师撰写教育论文,分享教育成果。先后组织开展“学导和谐教学研讨”“以科学教学论践行小学语文新课标”等学术活动268次,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分享给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搭建通往卓越的成长阶梯。经她辅导,1名教师荣获教育部优课奖,7名教师在河南省优质课评比中获一、二等奖,12名教师在焦作市优质课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在她的精心培育下,2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68名教师被评为河南省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94名教师被评为焦作市名师、焦作市骨干教师。所带领的工作室凝聚力强、发展力足,被河南省教育厅命名为“中原名师王文霞小学语文工作室”,被河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命名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四、示范引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河南省第11次党代会代表、焦作市第12次党代会代表,该同志始终牢记教育初心与使命,将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融入履职尽责之中,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硕的教学成果,积极投身于“中小学教师国培项目”“送教下乡”等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先后到金华、郑州、洛阳、新乡、安阳、开封、平顶山等地市,深入嵩县、中牟、荥阳、武陟、沁阳、博爱、修武等县乡,为国培学员和偏远地区的教师送去前沿的教育理念与实用的教学方法,答疑解惑,传经送宝,累计执教现场观摩课60余节,开展专题讲座100余场。同时,积极发挥团队力量,将工作室成员合理划分为8个小分队,奔赴焦作市各个县区开展教育帮扶,通过异地同堂、实地教学等模式,组织本校教师对口支援乡村薄弱学校,累计送教200余节次,构建起包含现场授课、互动研讨、案例分析、经验共享等多维度的帮扶体系,有效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使乡村学子得以在更优质的教育环境中勇敢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