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三农工作 > 正文


2023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4-01-16  ]

2023焦作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持续进位。

一、责任落实坚强有力。焦作市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责任,重要会议必讲“三农”,下乡调研必看“三农”。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作用,研究确定2023年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定期调度推进情况,确保年度任务高质量完成。乡村振兴“五大专班”坚持“一盘棋”思想,研究出台年度工作要点,强化统筹协调作用,切实发挥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等机制作用,确保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县乡村三级坚持一级带着一级干,压实责任,狠抓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乡村振兴工作。

二、粮食生产基础稳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大力提升农业安全供给保障能力。一方面,粮食稳定高产。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6.4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38.73万亩。建立“四方参与、四方受益”工作机制,启动2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克服夏季“烂场雨”影响,多措并举狠抓“以秋补夏”,全年粮食总产204.8万吨。武陟县50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点实现亩产1260.23公斤,再创全省夏玉米单产历史新高。另一方面,“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强化基地、市场、流通、调控能力建设,确保“菜篮子”主要产品充足供应。截至11月,蔬菜产量达184.11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1.26万吨、15.32万吨、6.2万吨,价格平稳,供应充足,满足了全市居民需求。

三、农村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一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种植业方面,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50.31万亩、产量27.6万吨,四大怀药总种植面积15.43万亩、产量35.84万吨,温县铁棍山药入选国家级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全省唯一。养殖业方面,截至11月,全市生猪出栏61.91万头、家禽存栏3594.5万只、牛饲养量11.92万头、羊饲养量76.45万只。鹌鹑存栏2600万羽,养殖量占全省40%以上。二是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为6家、60家和107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4个、居全省前列,大咖国际成功入选中国农业产业500强。截至11月,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420.02亿元、同比增长16%,带动农户57万户,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8全市各类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在建项目67个、总投资6.9亿元、已投资6.02亿元、已建成项目40。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加强。持续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农药化肥施用量连续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全省领先。认证、登记品牌农产品136个,其中绿色食品105有机食品5名特优新农产品23农产品地理标识3

四、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在全市探索1246”模式,有效推动乡村建设。焦作市711月份乡村建设工作持续排名全省第一。一是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显著。全年完成1.1万户的户厕改造任务,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1%完成344个村背街小巷的硬化任务,全市所有乡(镇)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治理全覆盖;完成48个村庄的污水治理,处理率达44.3%。建设森林特色小镇8个、森林乡村“示范村”45个。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89公里;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累计投资9亿元农村地区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压缩至13小时以内;新建农村燃气管网147.28公里,新增燃气用户1.89万户;新改扩建公有产权卫生室8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5所。三是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覆盖;全年共培训62个家庭医生团队,线上培训6069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农村低保月标准从440元提高到460元,增长16.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增加105G网络覆盖行政村通达率达93%

五、乡村治理全面提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一是五星”支部创建全面展开。2023年全市拟创建“五星”支部77个、“四星”支部345个、“三星”支部1145个、“二星”支部205个、“一星”支部3个。二是平安建设不断深化。全市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7849起,化解1772293.03%的村(社区)达到“三零”创建标准。三是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6405家,市级以上示范社312家,其中国家级26家、省级47家、市级239家;家庭农场7323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3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7家。市农业农村局被评为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先进单位。

六、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的连续性,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一是抓实防返贫监测帮扶。全市防返贫监测对象有427413727人,户均享受帮扶政策6.2个。二是强化扶贫(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全年谋划储备项目1053个,已下达各级财政衔接资金4.38亿元,对接项目551个,已全部完工,支付率100%三是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投入衔接资金2.96亿元用于产业发展,资金占比67.55%,带动3.11万人(次)脱贫人口增收。四是精准落实行业部门政策。资助学生2.33万人次、1310.85万元,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大病救治率、医保参保率均达100%,全市符合条件的6882名监测对象均纳入兜底保障范围。五是深化结对帮扶。谋划实施帮扶项目50余个,投入1650万元援助资金,消费帮扶2805万元,帮扶就业1586人,选派100名优秀教师到嵩县支教。

下一步,焦作市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着力抓好以乡村产业振兴为重点的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现代化和以提高农村治理水平为重点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贡献焦作力量。